不少玩悬坠钓的钓友觉得不打窝就钓不上来鱼

分类栏目:资讯

发布于 暂无评论

先打窝子后钓鱼的做法,相信每一个钓鱼人都懂。但是凡事无绝对钓鱼,并不是非要打窝子,到底打不打窝,怎样打窝,取决于具体的水情和鱼情。我们打窝子的目的无非就是诱鱼、留鱼。那我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一些技巧!

cjd0iVfmFRn8ghriOuZLGlA4DK2Cc.jpg

一、什么样的情况可以不打窝

在我常钓的一条宽度约30米,平均水深2米以内的小河里,1~2两左右的小鲫鱼及小鲤鱼密度不小。在正常天气下,钓技一般的钓友一天也能收获3~4斤鱼。

在这种情况下,我的几个老钓友每次钓鱼必然先"放粮",而且多是打重窝子,用他们的话说,不打窝子心里没底。结果,他们的上鱼速度大多没有我快,鱼获也没有我多。

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,他们一般都用酒米打窝,而且常用手撒,落底的窝料一大片,鲫鱼一般都是从窝子外围开始吃,吃到窝子中间时才能吃到钩上的饵料,这样就占用了一定的时间,导致上鱼慢。

其次,由于鲫鱼个体小,等到它们吃到窝子中间时,有的几乎就吃饱了,它们食欲下降甚至离开窝子;第三,在鱼的密度本来就比较大的情况下,过量诱鱼会导致鱼在窝子里上下翻飞,抢食饵料,搞得窝子里很脏很浑浊,而且鱼会时常剐蹭子线,使浮标出现假讯号,进而导致钓者频繁提竿,一旦跑鱼或锚到鱼,常会"炸窝",造成鱼儿久久不敢进窝子,从而影响钓获。

还有一例:离我家北边不远处有一条平均水深不超过1米、水体比较清澈的小河,由于经常有"网工"光顾,加上常有人垂钓,里面的鲫鱼、鲤鱼密度较低,且被钓猾、钓怕了,有时我们明明看到鱼星较多较大,可一旦打下窝子,鱼星立马消失,一天都钓不了几条鱼。在了解到这个特点后,我每次去垂钓都不打窝子,只是抛几竿大饵团,并且饵料清淡、钓组精细,调钓略钝,专等实口。

有一次,一个小伙子看我钓了几条较大的鲫鱼,在离我约3米远处用大饵勺抛了一袋玉米重窝,结果直到他收竿,不但他的浮标没动一下,连带我的窝子也停口了。在后来的垂钓中,再遇到这样的水情、鱼情或有人在我附近打窝子,特别是打重窝子,我立马换位走人。

不过,也有很多情况是需要打窝子的,甚至要打重窝子。例如,在水广鱼稀的水库、河流、湖泊等大水面,或者在鱼大、鱼稠的竞技塘,没有一定量的窝料很是难诱来鱼和留住鱼的。而且,在垂钓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根据上鱼频率及时补窝。

在水库、河流、湖泊等大水面,或者在鱼大、鱼稠的竞技塘,打窝子是有必要的

cjd0iV95x41XsjCcnhwHAOv8rfWbk.jpg

二、钓肥水鱼不宜打窝

现在可供休闲垂钓的水域较少,仅有的一些水域也因长期过度垂钓和过量打窝导致水质变差,水体富养化(俗称的肥水)普遍存在,尤其到了高温季节,水体发绿,水中的蓝藻、浮游生物泛滥,为数不多的鱼类由于食源丰富、饱食无忧,觅食积极性差,给我们垂钓带来不小的麻烦。针对这种环境,我的经验是不宜再打窝子了,原因有如下三点:

第一,由于长期密集垂钓,鱼类难免被钓猾、钓怕了,一旦闻到浓烈的异味就会产生警惕甚至逃避。例如:你明明看到水面有不少鱼星,可是打下窝料后马上鱼星就消失了,它们基本是被钓猾钓怕的鱼类。还有一种情况——当你发觉鱼口变稀了,想增加鱼的密度而补了窝子,结果干脆没口了,这些都说明鱼被钓猾了。

第二,这里的鱼类本就不缺食物,合口味的就来几口,不合适的干脆离开,根本没有什么饥饿感。你打下的窝料就算对口味,它来了还没吃到你的钩饵就饱了。

第三,这样的水体大多缺氧,特别在高温季节,缺氧会更严重,遇到闷热天气鱼类甚至会浮头在水面吸氧,这时它们更不会觅食。

被钓猾、钓怕了的鱼,一旦闻到浓烈的异味就会产生警惕甚至逃避

面对这样的鱼情水情,我建议干脆不打窝子。不过,不打窝子不等于束手无策、坐以待毙,要有的放矢地去个个击破,方法有如下三点:

第一,针对水体缺氧情况,我们要选有风天或蒙蒙细雨天出钓,要选浅水处和水体下游下竿,水体越浅,溶氧量越高,鱼的活性和食欲也就越强。

第二,针对鱼类觅食挑剔、食量小的情况,我们宜采用拉饵控制投饵量,饵料要追求原味,以减少鱼类的戒备心理,让鱼既喜欢吃,短期内又吃不饱,从而增加上钩率。

第三,针对鱼类被钓猾钓怕的状况,我们在搭配钓组时(在保证拉力的前提下),应追求精细,线、浮标、钩子应尽量小,以增加钓组灵敏度;垂钓时要学会放口,努力抓实口,减少跑鱼和刮鱼。这样胆小的鱼类,一旦惊了窝子想让它们回头就很难了。

钓鱼并不是非要打窝子,到底打不打窝、怎样打窝,取决于具体的水情和鱼情

cjd0iVZoB0VsKvXL7dmgWGrtpH1Cw.jpg

三、冬季钓鱼要不要打窝子

现在,有些钓友全年四季都钓鱼已是常态,特别是鱼瘾较大的钓友更是"冬练三九、夏练三伏"。那么,问题来了,冬季钓鱼要不要打窝子,还沿用"鱼稠或鱼很猾的情况不打窝子,鱼稀、个体大的时候要打窝子"的做法吗?

在面对这个问题时,我首先想到钓鱼界常讲的一句话,即所谓的"钓无定法、钓无定律"。

至于要不要打窝子,我们觉得首先要了解冬季的水体特点,以及鱼(休眠鱼类除外)的活动规律及鱼的觅食特点,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施策。现就以上几点,我来加以分析:

1.冬季水体特点

冬季天寒地冻水体很凉,与高温时节相比,饵料的气味在水体中的穿透力下降,扩散速度缓慢(其他如含氧量、温差等因素暂不考虑)。

2.鱼类的活动规律

低水温极大地制约了鱼类的活性,鱼体近似僵硬,活动量降低,活动范围减少,不可能长距离觅食,特别在野外自然水域,由于鱼数量稀疏且分布不均,钓者在选择钓点和数量布局时无疑有难度。

3.鱼类的觅食特点

在冬季,鱼类的活力随着水温的下降而下降,食欲也在减退,觅食量减少,其明显特征就是少吃少动。对于这一点,我们特意请教过养鱼专业户,并从他们那里得到了验证。

他们夏季时投饵量很大,冬季则很少投喂饲料。即使冬季仍在觅食的鲫鱼、鲤鱼、翘嘴等鱼类,其食量也是很低的。

冬钓时不论鱼的个体大小、密度如何,都应适度打窝子

cjd0iV7IxVlZJXwOE3ACigGBK-HrL.jpg

了解到上述情况后,我们就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,以变应变,主要有以下五点注意事项:

1.由于冬季水凉,水体密度大,饵料在水下的穿透力下降,扩散速度变慢,再沿用高温时节搓大饵团快速诱鱼的做法是不现实的,我的经验是,此时不论鱼的个体大小、密度如何,都应适度打窝子。

2.鉴于冬季鱼类活力弱,活动范围小,鱼群分布不均等情况,我的意见是采取"广种薄收"策略,每次适当布二到三个窝子(台钓移动不方便,建议用长竿双炮台,左中右做窝子),尽量将饵料送到它们"家门口",增加遭遇鱼群的几率。

3. 除非水体很深,否则我不建议用手抛大团窝料的方式打窝。因为水体较浅时,大团窝料落水所产生的声音会惊散鱼群。冬季鱼的活性低,活动范围小,一旦鱼群被惊散,重新进窝将等上许久。

4.冬季鱼的食欲弱、食量小,只要不是钓大鱼,打的窝料就要做到精细,追求窝料质量,控制数量,以虚为主,以实为辅,让鱼来了不至于快速吃饱离开。

5. 冬季饵料扩散速度慢,窝料气味要略重,应以腥为主,稍带酒香味——我总结的经验是,腥味、酒味在水下的穿透力要强于其他味型,此外,冬季鱼类也更喜食腥味饵料。

以上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全部内容了,希望大家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经验,来实现钓更多的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