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何吃铅相同,漂型不同,对调钓的影响却明显不同

分类栏目:调漂技巧

发布于 暂无评论

新手选漂看吃铅,老鸟选漂看漂型,这是钓龄不同,对调钓的认知不同导致的,比如老鸟选漂,有大吃铅的,就不会看小吃铅的,然后在确定吃铅之后,再选择合适的漂型;而新手选漂,往往先看吃铅,总是会在1.2~1.5g之间犹犹豫豫,至于漂型是什么,那就考虑不到了;之所以会如此,是因为吃铅相同时,漂型不同,会对调钓的灵敏度,带来很直观的影响。

要在说这个问题之前,就要先了解一个圈子里并不广为人知的说法,就是吃铅比,什么是吃铅比呢?就是浮漂的质量和铅坠配种的比例,因为浮漂的吃铅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,比如1.5~1.8的吃铅,其实对漂相的影响并不是多明显,但是吃铅范围确定之后,漂型不同,就对钓组的灵敏度变化,差异就很是明显了,比如同样1.5g吃铅,细立身枣核型的浮漂,和粗枣核短身型的浮漂相对,前者给口灵敏,后者适合打行程,完全就是两种调钓思路了,所以有钓友为了总结这些区别,就提出了一个吃铅比的概念。

但是在实际统计中,因为浮漂的材质、会发现这个统计很难得到一个相对精准的概率,因为浮漂由三部分组成,漂尾、漂脚、漂肚,漂肚有纳米的、巴尔杉木的、芦苇的、孔雀羽的等,而漂脚有尼龙实心、空心,玻璃纤维、碳素等,漂目材质多相似,但是形制有细圆尾、细扁尾、三角尾、加粗尾、空心尾等等,漂脚的密度,漂肚的形制,漂尾的形状不同,统计吃铅比,其实是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,因为样本数量太庞大,而浮漂本身的重量和吃铅的重量,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数据差异,但是其统计、分析思路,却对我们实战选漂、用漂,有着指导思路。

比如我们对浮漂材质的选择上,因为漂肚的体积,决定了浮漂的吃铅,根据这个特性,如果我们要选择吃铅大的浮漂,那么巴尔杉木和纳米材质,就是第一选择,因为芦苇、孔雀羽材质的浮漂,是无法做到自身重量2.5倍以上配重的浮漂,巴尔杉木的漂型最大可以做到自身配重3.5倍的浮漂,而纳米材质的浮漂,根据工艺要求,上限倍数就更高了。我们确定完材质,我们再选择漂型时,就可以从浮漂的实际需求来考虑。

一、浮漂在钓组中的定位,是诱聚,还是传导讯号

很多钓友对浮漂的定义,都是传导讯号,其实浮漂在钓组中,主要有两个重要作用,第一自然是传导讯号,将水底任何能打破钓组静态平衡的讯号反馈到钓目上;但是第二个作用则是诱聚辅助作用了;钩饵在从水面落到水底的过程中,除了钩饵沉底,通过雾化、味型等手段诱鱼之外,钩饵从水面到水底的行程,除了钩饵、铅坠的自身重量之外,还有浮漂的拉扯,导致钩饵在水中的摆幅,摆幅越大,动态诱鱼效果越明显,摆幅越小,诱鱼效果越差。

那么造成这种摆幅效果的,就是浮漂的漂型,当浮漂的吃铅一样,体积越大,漂肚横截面越大的浮漂,造成钩饵的摆幅越大;反之,体积约小,漂肚横截面越小的浮漂,造成钩饵的摆幅越小,但是同理,一旦水底有打破钓组平衡的讯号,传导到钓目时,就越灵敏,钓组的灵敏度就越高。

二、漂型对调钓的灵敏度影响很明显

当调钓结束,钩饵、铅坠、浮漂在水中形成动态平衡后,如果有鱼吃口,将这种平衡打破之后,鱼在中钩之后是先拉动铅坠,再带动线组,然后才能带动浮漂,换句话说,当鱼吸食力度大于铅坠加浮漂的浮力时,漂目才会有变化,不考虑漂型,这个说法就有破绽,比如细立身的浮漂,和短枣核型的浮漂,在同样吃铅的情况下,前者鱼吃口的力度要小,后者鱼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来吃口,那么我们再深入一点来考虑,浮漂的下沉速度、停滞感(也就是顿口形成)、钓目下沉幅度、抓口的灵敏度,其实都和漂型密切相关。

如果漂肚截面越小,那么浮漂的下沉速度越快,幅度越大,顿口形成越困难,抓口灵敏度越高,如果漂肚横截面越大,浮漂下沉速度越慢、顿口形成越容易、抓口就容易出现意外,结论就很显而易见,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漂型,就取决于我们想要什么的样的讯号反馈,如果我们期望顿口多一些,那漂肚不妨一些,如果我们希望抓口灵敏一些,那不妨漂身长一些,诸如此,就能挑选到适合我们用的浮漂。

总结语,经验不是桎梏我们眼界的原有,在一个讲科学的时代,任何有利于我们提高上鱼几率的环节,如果能用科学的角度分析出前因后果,那就能让我们少走不少弯路,而浮漂的选用也是如此,多点耐心,多挑选一下,挑选出适合自己钓法、调钓的浮漂,不说能钓更多的鱼,至少观漂、提竿的感觉,就明显不一样。